 
            保罗给罗马的教会写这封信,是想动员他们来支持自己的西班牙宣教事工。在《罗马书》15:24他写道,“我切心想望到西班牙去……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得见你们……然后蒙你们送行([英文译本作,得到你们的帮助]。”他还从来没去过罗马,并且与那里大多数...
 
            罗马书 8:28–30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这样,怎么说呢?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吗?断乎不可!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13) 没有律法之先,罪已经在世上;但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 (14) 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亚当乃是那以...
 
            罗马书 5:6–8 “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今天我们直接来看基督教福音的核心。至今为止,我们已经...
 
            使徒行传 9:19–22 “扫罗和大马色的门徒同住了些日子,就在各会堂里宣传耶稣,说他是神的儿子。凡听见的人都惊奇,说:‘在耶路撒冷残害求告这名的,不是这人吗?并且他到这里来,特要捆绑他们,带到祭司长那里。’但扫罗越发有能力,驳倒住大马色...
 
            使徒行传 3:19; 16:31 “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 “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在这个系列讲道中,我们所谈论的,其实就是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和其中的万事万物,就是基督教的世界观,或称基督教的人生哲学。至今为止我们...
 
            耶稣从死里复活之后,他三次问彼得是否爱他,彼得三次都回答道“是的,我爱你”。耶稣就告诉彼得他会怎样死去――被钉十字架。这时彼得想知道门徒约翰的结局会怎样,便问耶稣说:“这人将来如何?”耶稣根本未置可否,只是说:“与你何干?你跟从我吧!...
 
            提到情欲,我同时想到男性和女性。对男性而言,很明显,有很多视觉方面的性诱惑,因此,为抵抗视觉诱惑而进行争战也十分必要,而且这需要是相当迫切的;对女性而言,视觉方面的性诱惑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如果我们把范围扩展到食物、身...
 
            以下是录音的译文。 我应该如何确定上帝要我在哪方面侍奉? 在确定上帝要你在哪个岗位上侍奉前,你必须先对某个领域产生深厚且持续的热忱。有热忱固然是好事,但还必须进一步验证。首先是验证它的持续度:“这股热忱会持久吗?”然后再想想,你所...
 
            上帝为他的荣耀创造了我们 “要把我的众子从远方带回来,把我的女儿从地极领回来,就是所有按着我的名被召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所塑造,所作成的。”(以赛亚书43: 6-7)。上帝依照他自己的形象创造了我们每一个人,因此,我们要活...
 
            基督受死的50个理由(节选之五) ■ 约翰派博着 潘秋松译 26. 要结束旧约的祭司体系,成为永远的大祭司 那些成为祭司的……有死阻隔,不能长久。这位既是永远常存的,他祭司的职任就长久不更换。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
 
            伯2:11-31:40 经受突如其来的丧子之痛或突发性不治之症之类的人间惨剧是一回事, 而经受随之而来数月甚至于几年无休止的伤痛则是另一回事。 当痛苦拖上数月 曾有报道说某女士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情急之下将压在丈夫身上的汽车挪开,但之后...
 
            律法本是外添的,叫过犯显多;只是罪在那里显多,恩典就更显多了。就如罪作王叫人死;照样,恩典也藉着义作王,叫人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永生。这样,怎么说呢?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吗?断乎不可!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
 
            正如希伯来人虽有土地的应许,仍要奋力夺取,才能一个一个地把城攻下;照样,我们虽有节制的恩赏,仍要奋力夺之,才能攻克己身。1 “自制”这个概念,暗示着我们的内在是分裂的,双方互相打斗;我们的“己身”总是冒出一些我们不该顺从、而当克制的...
 
            我们无法深切认识神,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不相信他要背负我们重担的应许。以个人的方式与神相交而认识神,不是读神学就可以达到的境界。要亲自经历神,必须与他一同走过烈火而毫发无伤,必须不被重担压垮,因为他在你身旁为你担当。那么,神要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