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路 6:12-36 耶稣的群体(提姆·凯勒)

《生命的福音》讲义

基督的真谛(1):了解基督(6

耶稣的群体

亲爱的听众朋友、弟兄姊妹,今天我们探讨“基督的真谛(一):了解基督”系列——“耶稣的群体”这个题目。

今次节目的经文引自路加福音第6章12至36节。

那时,耶稣出去,上山祷告,整夜祷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门徒来,就从他们中间挑选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这十二个人有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又有雅各布和约翰,腓力和巴多罗买,马太和多马,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布和奋锐党的西门,雅各布的儿子(或作:兄弟)犹大,和卖主的加略人犹大。耶稣和他们下了山,站在一块平地上;同站的有许多门徒,又有许多百姓,从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并推罗、西顿的海边来,都要听他讲道,又指望医治他们的病;还有被污鬼缠磨的,也得了医治。 众人都想要摸他;因为有能力从他身上发出来,医好了他们。耶稣举目看着门徒,说: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你们饥饿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饱足。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因为你们将要喜笑。人为人子恨恶你们,拒绝你们,辱骂你们,弃掉你们的名,以为是恶,你们就有福了!当那日,你们要欢喜跳跃,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他们的祖宗待先知也是这样。但你们富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受过你们的安慰。你们饱足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饥饿。你们喜笑的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要哀恸哭泣。人都说你们好的时候,你们就有祸了!因为他们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这样。只是我告诉你们这听道的人,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的,就给他。有人夺你的东西去,不用再要回来。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你们若善待那善待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是这样行。你们若借给人,指望从他收回,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给罪人,要如数收回。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

这是神的话语。

在这几个节目,我们一直研读路加福音,透过一位作者──路加看耶稣的生平。我们刚才所读经文的主题是“基督的群体”,但是我相信读者不会一眼便看出这个主题。在这段经文的第一部分,耶稣告诉我们神应许一个真正的群体。在第二部分,耶稣告诉我们这个群体的组成部分。在最后一部分,耶稣告诉我们如何得着力量去成为这样的群体。第一是应许,第二是组成部分,第三是力量。

第一部分从第12节开始直到第20节,这部分论到神的应许。我们必须根据圣经的整体背景来读这段经文;事实上,一般来说,我们都应该这样读圣经。除非你根据圣经的整体背景来读这段经文,尤其是出埃及记的背景,否则你无法明白耶稣所表达的意思。当时,耶稣在山上整夜祷告神,之后挑选了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为什么?耶稣的门徒其实并不多,祂却在当中挑选十二位领袖。如果你的教会只有三十人,你怎会选十二位执事呢?这有点不合理。然而,耶稣选十二使徒有重大意义。后来,耶稣下了山,给门徒讲解神的道。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必须回想在西乃山所发生的事情?神在西乃山召集了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并吩咐摩西带着神的话下山。神在西乃山颁布律法到底有何目的?很多人认为神的律法使人找到神,它也是得救的途径。你遵守了神的律法,你便罪得赦免、得蒙拯救,可以上天堂、得永生。然而,当你读出埃及记的叙述,你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神并不是先颁布律法,然后才拯救以色列民脱离埃及地为奴之家;相反,神先拯救他们脱离为奴之家,然后才颁布律法。因此,无论在新旧约圣经,神的律法都不是使人罪得赦免和得救的途径。既然神已经救他们脱离为奴之家,为什么还要把律法赐给他们呢?答案就在出埃及记,神说:“我要你们成为一个群体,一个真正的群体、全新的群体。”

在出埃及记,神告诉我们:“人类群体四分五裂,民攻打民,国攻打国,各处争战不断,是因为当人与我的关系破裂,所有关系都破裂。当人与我的关系和好,所有关系都和好。因此,我要建立一个群体,向世人表明,只要人与我的关系和好,所有关系都会和好,好像分散了的线再编织成一块布一样。当你与我和好,便进入一个全新的群体。”

这意味着当耶稣和十二门徒从山上下来,开始登山宝训的讲论时,祂不只是给我们一些个人道德伦理教训,尽管我们从登山宝训中也学到很多关于个人生活操守的道理。补充一句,路加福音第6章也称为登山宝训,但篇幅比马太福音5至7章的短。事实上,耶稣要告诉我们:“我来到世上是要进一步建立这个真正的群体,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

请注意第17节,这个阶段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这个群体是跨种族的,不仅包括犹太和耶路撒冷的人,还有推罗、西顿的人。耶稣说:“神要重建全人类,这就是下一个阶段。我带着权能来到世上,要建立一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一个全新的社会、全新的群体。”想一想,一根线很容易断开,人类的生命像一根线一样脆弱。然而,如果你把成千上万的线编织在一起,彼此相连,便成为一块既坚韧又漂亮的布。耶稣说:“当你与我建立关系,我便带你进入一个比你想象中更美的群体。这是第一点。靠耶稣得救不仅意味着你个人罪得赦免,也意味着你进入一个全新的群体,那是神建立的一个真正群体。

你知道真正的群体是多么重要吗?当你发现一首你喜欢的乐曲,你会怎么?除非你找他人来听你演奏,并得到他们的欣赏,否则你仍未真正享受这首乐曲。为什么?我们与群体唇齿相依,在群体以外我们甚至无法体验美感,或至少这种体验并不完满。

想一想你的自我形象。在西方社会,很多人说:“你的自尊和自我形象不该受别人对你的看法影响。别人的看法无关紧要。别把自我形象建基于别人的看法。你自己决定是非对错,并努力达到这标准。”别人的看法并不重要,你要建立自己的自我形象和自尊。试一试吧。你说:“所有人都觉得我愚蠢,但我认为自己很聪明,因此我觉得自己很聪明。”你不可能这样。你不可能在群体以外感受到自我价值,不可能在群体以外体验美感。

大多数的传记都是关于一些地位显赫、举足轻重的伟人。很多时候,这些伟人要得到权势和影响力,难免牺牲人际关系。看到这些传记,实在令人惋惜,特别这些人很多到了晚年才带着伤感的意识到,真正重要的、使生命有意义的,不是墙上的牌匾、奖章,不是财富,也不是赞誉,而是与人的关系。他们大多数与人关系破裂,到了晚年才跟疏远了的亲友重修旧好,这实在令人惋惜。毕竟,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你需要群体生活,也渴望群体生活。这是你内心最大的渴求。然而,这个世界似乎无法给我们一个真正的群体。假如你是一个领袖,无论是一个部门或机构的领袖,还是其他范畴的领导者,你知道大多数所谓的领导工作,有百分之九十是维持各人的良好关系。你要维持下属的关系。如果你是领袖,你意识到人们总是感到被忽视、被冒犯,总是互相争吵。到处总有争端。这个世界充满障碍,似乎无法建立真正的群体。然而,这是你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求。

这样,我们有什么盼望呢?耶稣来到世上,说:“我赐人能力去建立一个真正的群体。我是

你唯一的盼望。”耶稣应许一个真正的群体。这是第一点。你无法从别处得着这应许。

我们来看第二点。从第20节到结尾,耶稣告诉我们这个真正群体的组成部分。这段经文有些部分最好逐节解释或作一系列的讲解,但我不会这样做,在这里我只会给你们一个大纲。耶稣说:“我要建立的新群体有两个特征:第一,群体里的人有什么价值观,第二,他们与群体以外的人关系如何。”群体里的人的共同价值观,以及他们如何与群体以外的人交往。

首先,我们看看群体里的人有什么价值观。第20至26节列出了一些福与祸,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是两套价值观。耶稣说:“我要把神的国带到世上。”留意第20节,耶稣说:“神的国是你们的。”这是什么意思?神的国是一个政权。当然,神的国有很多含意,但至少意味着一个政权。

假如你所属的部门来了一个新主管作你的上司,你突然发现一切都截然不同。为什么?新主管通常有一套不同的价值观,因此也带来新的管理模式。这就是管治,行事方式全是根据一套价值观。旧主管与新主管有不同的价值观,旧主管认为没有价值的,新主管却很重视;新主管认为没有价值的,旧主管却很重视。这是不同的管治作风。

耶稣说:“我来告诉你神国到底根据什么价值观来管治。”第24至26节列出了第二套价值观。耶稣提到四个价值观:“富足”、“饱足”、“喜笑”,以及“得到别人的赞誉”。我来解释这四个价值观。第一是权势,事实上,财富使人有权势。第一是权势。第二是安舒。饱足的人得到各样物质的满足,他们丰衣足食,生活舒适。第一是权势,第二是安舒。第三,“喜笑”是什么意思?似乎耶稣是指那些开心的人。不是。“喜笑”这个词在这里可译作“沾沾自喜”。为什么你会沾沾自喜?耶稣不是指那些开心的人,而是那些得胜者,那些因争胜而得到成就的人。沾沾自喜的心态是:“我赢了,你输了。”耶稣谈到这第三个价值观。第一是权势,第二是安舒,第三是成就。第四是赞誉。第26节说:“人都说你们好”这包括名声、称赞等等。这是一套价值观:权势、安舒、成就、赞誉。

第20至22节列出了另一套价值观。你注意到这套价值观跟刚才提到的完全相反,它们互相对应,却恰恰相反:软弱、牺牲、哀哭,以及被排斥。你知道耶稣要说什么吗?祂说:“如果你在我的管治下,如果你离开世界的国,进入我的国,世界重视什么或轻视什么对我来说无关紧要。在我的国里,权势、安舒、成就和赞誉毫无价值。在我的国里,软弱、牺牲、哀哭和被排斥才有价值。”谁想进入神的国呢?也许有人心里想:“你疯了吗?我们是受虐狂吗?”对于这段经文,解经家迈克尔‧威尔克(Michael Wilcock)的阐释给我很大帮助。在他的圣经注释中,他简单概括了这经文。

威尔克说:“首先,我们从神子民的生命中看到价值观彻底改变了。神的子民珍视世人认为可鄙的事,却质疑世人认为美好的事。”“神的子民珍视世人认为可鄙的事,却质疑世人认为美好的事。”这句话给我很大启发,这是耶稣要表达的意思。耶稣不是说我们要去寻求世人认为可鄙的事,而是珍视它们。耶稣也不是说我们要拒绝世人认为美好的事,却质疑它们。耶稣不是叫我们去寻求软弱、痛苦和哀哭,却要珍视所拥有的。耶稣也不是叫我们拒绝权力和成就,却要质疑它们。

我来简单概括一下,让你真正明白这一点。耶稣说:“当你与我建立关系,你内在的生命得着完全的自由;权势、安舒、成就和赞誉无法再控制你。”当你心里得着完全的自由,你的人际关系也会改变过来。换句话说,耶稣说:“当你与我建立关系,我赐给你完全的自由,你不再受权势、安舒、成就和赞誉控制。”当你内心得着完全的自由,你与其他拥有这种自由的人便能够建立一个新群体。

我来详细解释,这一点十分重要。第一。耶稣说:“进入我的国代表这些东西无法再控制你。我赐给你完全的自由。”假设有两个人同样拥有高薪厚职,他们突然知道自己快要失去工作,而且无法找到一份条件相当的工作。今天这种情况不难想象。耶稣说:“想象一下,一个属世的人如何反应?”他们会惊惶失措,因为除了拥有这个职位之外,没有别的东西让他们感到人生有意义;除了拥有这份高薪之外,没有别的东西给他一家人带来安全感。他们感到人生有意义和充满安全感,主要是由于这份工作。一旦他们失去工作,他们便崩溃了。

我们看看一个在神国里的人如何反应。他们失去工作,这意味着什么呢?首先,他们会哀哭。请注意,耶稣没有说:“你在我的国里,你充满信心,百毒不侵。当坏事发生时,你呼叫:赞美主!”不,绝对不是。耶稣说:“在我的国里有哀哭。”不如意的事会发生,我们也会哀哭和软弱。但请你仔细看经文,耶稣说:“你们哀哭的人有福了。”请注意,耶稣不是说:“现在你哀哭,但将来你必蒙福,因为日后你会在天上得到赏赐。”也不是说:“现在你饥饿,但将来你必饱足。”耶稣没有这么说。祂说:“现在你哀哭,同时你也蒙福。”现在你必蒙福。这是现在的事。这一点看来互相抵触。耶稣要说什么呢?无论是希腊文或希伯来文,“福”这个字都是一个强而有力的用词,意思是深深感到满足。

在世界的国,欢笑与祝福并存,但哀哭与祝福总不会同时出现。在耶稣的国里却不是这样,耶稣说:“我赐给你们的福并不受环境影响。不仅如此,事实上,在很多方面,祝福会随着哀哭而加增。正如星星在漆黑的夜晚显得更明亮,我赐福给每个蒙恩相信我的人,当你哭泣,祝福就更显多;当你饥饿,祝福就更显多;当你软弱,祝福就更显多;当你牺牲,祝福就更显多。”

事实上,有一些从神而来的尊荣,是你从未真正领略的,你从未真正尝到它的甘甜,也从没有真正从中得着力量的,唯有当你失去世界的赞誉,才能够真正领受到。有一种真正的满足和祝福,是你从未真正找你到,唯有当你经历软弱才能够得着。当威科克说:“在耶稣的国里,我们珍视那些世人不惜一切要逃避的东西。”这不是说我们要渴求和寻找那些东西,而是当它们临到的时候,我们并不在意。我们珍视这些东西,因为它们使我们变得更有智慧,而不是更沮丧;使我们变得更恩慈,而不是更苦毒。这些事使我们更有福。

换句话说,只要你在耶稣基督的国里,你有完全的自由,因此你不再受权势、安舒、成就和地位控制。只要你顺服基督的主权,借着神的道和圣灵去仔细思量,并进入神的国,你就得着自由,不受那些东西控制。

当你内心得着自由,不再受那些东西控制,这对你的人际关系有何影响呢?那些靠工作得到人生意义和安全感的人,如何看待那些没有成就的人呢?他们说:“他们没出息,永远不会成功。”耶稣说:“在我的国里,你不会看不起任何人,无论是穷人、世界视为失败的人,世界蔑视的人,你都不会轻看他们,只会重视他们。”为什么?因为你内心得了自由,不受权势、安舒、成就和地位等东西控制,你在社交关系上也自由了。权势、安舒、成就和地位对你不再重要。你的人际关系,以及你看待别人的方式都改变了。从前你鄙视人、看不起人,现在你不再这样了。”耶稣说:“在我的国里,人们拥有一套完全相反的价值观。”

可是,不仅如此;虽然这一点令我们感到惊叹,但不仅此而已。你明白为什么每个拥有这种无比自由的人能够进到基督的群体,而那些在基督群体以外从来无法与人融洽相处的人,在基督群体里却可以与人和睦相处?那些人从来无法与人融洽相处,你却可以与他们和睦相处。你看这是何等明显的区别?然而,耶稣所建立的群体,不仅在群体里拥有一套完全相反的价值观,他们与群体以外的人也有一种独特的关系。这是什么意思呢?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有很多不同的群体说:“我们不在乎这个世界,也不在乎世上一切的赞誉和成就。我们不在乎这个社会,我们要遁世隐居,组织自己小小的社会,一个真正平等、互相关怀、和谐共处的社会。”确实有很多这样的人。但问题是,他们如何对待那些没有共同信念的人呢?耶稣说:“这说明了属我的群体与其他关系紧密的群体的分别。”为什么?我们必须提到“包容”这个议题。这是一个热点议题,事实上,在一些大城市,当你与人谈论基督信仰和福音时,人们首先会提到包容的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包容的问题。我来说明一下。

在西方的大城市,你经常在报章上看到以下的言论。

人们认为自己拥有真理,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真理。人们不应该将自己对真理的看法强加于别人身上。

你明白吗?他们觉得那些认为自己拥有真理的人是相当危险的。你不应该对别人说:“我拥有真理,你要跟从我的真理。”每个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真理。人们不应该将自己对真理的看法强加于别人身上。事实上,这种看法很有问题。

当你说:“谁晓得什么才是真理呢?也许真理根本不存在。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决定什么是真理。”这种看法认为世上没有客观的真理,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有权自己作决定;其实这是对事物本质一个特定的看法而已。这是十八世纪西方的启蒙运动思想。这是对人权和真理一个特定的看法而已。你接受这种看法,没关系;但你是否意识到不是每个人都认同这种看法吗?你对别人说:“听着,没有所谓的真理。”这是你的立场,没关系。但是当你说:“你不应该试图告诉别人要相信什么。”你真正的意思是:“你要放弃你的看法,接受我所相信的启蒙运动思想。”你对他们说不可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你身上,你却将你自己的看法强加于他们身上。做法如他们一模一样。

你看,当你说:“包容就是不要相信有真理存在,让每个人自己作决定。”这是一个看法,这是你的真理,你的真正意思是:“你要接受我的看法,因为如果你不接受,你就有所欠缺、愚昧无知。”

包容并不是说:“我们根本不知道谁拥有真相。”绝对不是。因为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真理的看法,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看法比别人好,并且希望别人接纳他们的看法。人人如是。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我们都是这样。因此,包容并不是指没有真理的信念。每个人都有真理的信念。包容也不是指我们不要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看法,因为每个人都这样做。你若说:“你不可向人传扬真理”,其实是要求别人放弃自己的看法而接受你的认识论和真理。”你正在做一些你要求别人不要做的事情。到底什么才是包容呢?

包容不是指没有真理的信念,而是你怎样对待那些与你不同的人。包容不是指没有信仰,而是你的信仰如何引导你对待那些没有共同信仰的人?对于这一点,耶稣的教导相当激进。人们说:“宗教信仰的问题、基督信仰的问题,就是没有包容,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拥有真理,其他人却没有真理。”这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理解,当你这么说,你同时把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别人,说:“你应该采纳我的看法。”这是无可避免的。

我来解释为什么当基督信仰被滥用时,它也可以变得毫无包容,当然任何宗教信仰或观点也是如此。我也给你们说明耶稣基督如何论到基督徒与未信者的关系。请看经文的最后部分。耶稣说:“我们不要只是谈论那些与我们不同的人,我们来谈谈仇敌吧。我们不要只是谈论那些与我们信仰不同的人,我们来谈谈那些逼迫我们的人吧。”耶稣说:“当你与他们交往,我要你们做两件事。”首先,第28节说:“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这是一种内在的态度。耶稣说:“当你遇到一个人,他不仅与你意见不合,而且存心要伤害你,你内心要保持自制,不要对这个人心怀怨恨。”耶稣说:“要为他祷告!”祂的真正意思是:“我要你看到这个人与你同样有欠缺。他也是人,也有各样需要。无论他们如何待你,我要你祝愿他们兴旺,而不是希望他们受苦。”著名神学家米洛斯拉夫‧沃尔夫(Miroslav Volf)有一句名言:“饶恕之路举步维艰,因为我把仇敌从人类的群体中排除,也把自己从罪人的群体中排除。”

首先,耶稣吩咐我们:“对于那些不仅与你不同,而且试图伤害你的人,你不要以为自己比他们优越。他们也是人,也有各样需要,你要这样看待他们。你不可对他们心怀怨恨。你要祝愿他们兴旺。”首先,耶稣说:“我要你做好内在的工作,你内心要改变。”其次,耶稣说:“你也要做好外在的工作。”什么是外在的工作?你要善待他们。耶稣不只是说:“要为他祷告!”也不只是说:“不要报复。”祂说:“你要善待他们。你要以行动善待他们。”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问你一个问题。姑息一个习惯了谎话连篇、明欺暗骗的人,让他继续错下去,你认为这样做是对他好吗?你认为让他继续这样下去,他们将会有美好的人生吗?你认为他们会有美好的人生吗?不会。要善待那些犯了错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就是当你对他不再心怀怨恨时,你要指出他们的错。你要竭力规劝他们,至少也要阻止他们继续这样做。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做法。

有人说:“等一下,我认为经文似乎不是这么说。耶稣似乎说你要任凭别人践踏。”我来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做法对他们是最好的吗?你应该善待他们,但你认为让他们继续犯罪得罪你是最好的做法吗?也许你会说:“圣经不是说『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吗?”好吧,你认为这是什么意思?一般人以为:“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的意思是,有人打你一边脸,你连另一边脸也转过来,说:“打我吧,我还有一口气。”这不是经文的意思。你必须考虑当时的文化,人们见面时不是握手,而是亲 嘴问安。当你看到别人走过来,你想向他们表示友好,你会怎么做?你把脸转过来。耶稣基督要说的是:“我要你们这样对待仇敌。”你不可让他们继续得罪你。这不是对他们最好的做法。你不可让他们恶待你,也不可让他们恶待他人。你要尽力指出他们的错,规劝他们,与他们倾谈,甚至可能与他们争论。你要这样做,但必须没有带着一点想要伤害、轻视或羞辱对方的意图。

你看,当别人得罪我们的时候,大多数人怎样做呢?有两种可能性:当别人得罪你时,你说:“你这家伙,我不会放过你。”然后对他穷追猛打,恨不得把他们的眼睛挖出来。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这样做。但我们多数会怎样做呢?当别人得罪你时,你说:“算了吧。忘记它吧。不要说什么,也不要提起这事。忘记它吧。”这两种都是自私的做法,全都是为了你自己。这两种做法都是为了善待自己,让自己感到舒服。

对于得罪你的人,最好是让他们睁开眼睛看到自己的罪,对吗?你尝试指出他们的错,这是外在的工作。可是,你首先要做好内在的工作,就是除掉自己的优越感和幸灾乐祸的心态,并存心希望对方兴旺;如果你没有先做好内在的工作,外在的工作必然失败。你说:“我必须把真理告诉他们,因为我要帮助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指正他们”,却没有先做好内在的工作,对方通常都察觉得到。你说:“我只是为了真理而站起来。”然而,你其实想伤害他们,只想向他们证明他们犯了错。耶稣基督说:“我赐给你力量和资源,使你连仇敌也不轻看。”你即使面对仇敌,也祝愿他们兴旺。

一个因相信主耶稣基督而紧密相连的群体,是这样对待那些没有共同信仰的人,你能够想象这一点吗?当你找到一个这样的教会,当你找到一个这样的基督徒群体,你便真正找到了耶稣基督藉着受死而建立的群体。耶稣为了建立这个群体而受死。耶稣为了建立这个群体而来到世上。耶稣把这个群体赐给我们。祂说:“你要服在神国的管治下,服在我的掌管下。只要你愿意顺服,我便在你们中间建立这个群体。”

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问题。你从哪里得着力量使你能够这样对待你的仇敌呢?你从哪里得着力量使你能够在群体中彼此相爱呢?你从哪里得着力量使你蒙福,内心得着自由,不再受权势、赞誉、安舒和成就控制呢?答案就在这段经文的最后两节。第35节说:“你们倒要爱仇敌,也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答案就在这里。耶稣基督在这最后两节经文向我们表明,你的生命要如何改变才可以得着力量进入这样的群体。

首先,你必须彻底改变你对罪与邪恶的理解。耶稣在这里巧妙地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技巧,我希望能够尽量清楚说明这一点。这听起来可能有点不敬,但耶稣确实这样做。在最后一段经文,耶稣开始使用“罪人”这个词,但是除了这段经文,耶稣从来没有在别处这样使用“罪人”一词。我们看看耶稣如何使用“罪人”这个词。耶稣说:“你知道罪人是怎样的。你不要像那些罪人。罪人爱人,只是为了得到回报。罪人借钱给人,只是为了取利。你知道罪人是怎样的。你不要像那些罪人。你知道罪人是怎样的。你不要像那些罪人。”耶稣没有在别处这样谈到罪人。祂如何使用“罪人”这个词呢?祂使用“罪人”这个词的方式跟所有人一样。

罪人就是那些没有尽本份的坏人。这就是世界出现问题的原因。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那些无神论者就是罪人;对于无神论者来说,那些盲信者就是罪人。那些人就是罪人,你也知道他们是怎样的。世界弄成这样子都是由于那些罪人。耶稣也使用“罪人”这个词。祂说:“你不要像罪人。你不要像罪人。”你要像谁呢?请看第35节。你要像至高者的儿子,因为祂恩待——什么人?祂恩待那些感恩的人和有道德的人吗?不是。祂恩待谁呢?祂恩待我们;我们是祂的门徒,祂恩待我们,对吗?祂恩待我们。

我们是什么人?看看耶稣怎样称呼我们。祂说:“祂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耶稣正渐渐加强祂的措词,祂使用了一个比“罪人”一词更强烈的用词,对吗?换句话说,耶稣要说的是:“你不要像那些人,他们是罪人,你却不是。你不是罪人,你是邪恶的人。”邪恶的人?什么?怎可能每个人都是邪恶的?怎可能每个人都是罪人?耶稣这么说表明了不仅在基督群体以外的人是罪人,在基督群体内的人也是罪人;不仅那些从来没有领受神怜悯的人是罪人,那些已经领受了神怜悯的人也是罪人。那些领受了救恩的人是忘恩的和作恶的人。你问:“你怎可以这么说呢?”答案就是,如果你没有重新理解罪的定义,你总无法经历耶稣基督的大能。

我们认为违犯了神的律例就是犯罪。你说:“我遵守律例,对配偶忠贞。我没有逃税,没有杀人,也没有偷盗。我谨守十诫,我没有犯罪。如果你犯了十诫,你就是犯罪了。”耶稣要向你表明,你必须对罪更深入了解。你靠自己得救,这就是罪了。你代替主耶稣成为自己的救主,这就是罪了。你试图成为自己的救主,而不是让耶稣成为你的救主,这就是罪了。当你明白这一点,你突然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这么做。有些人既虔诚又有道德,他们努力遵守十诫、到教会聚会,又勤读圣经。为什么?他们以为这样神必定赐福给他们,也必定垂听他们的祷告。他们试图成为自己的救主。这种自以为义的心态表明他们成为了世上邪恶的管道。有些人没有宗教信仰,他们对圣经不屑一顾,说:“我要为所欲为。”他们也试图成为自己的救主,只是方法不同而已。他们也成为了邪恶的管道。

你综观世界历史,看看那些杀人狂、极权主义政府,或那些进行种族灭绝的政权,你会发现他们有些是无神论者,有些却有宗教信仰。在邪恶的人中,不独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包括那些有宗教信仰的人。耶稣说:“除非你明白在本质上你的心与其他人根本没有分别,否则你无法作我的门徒。”你必须除掉自己对罪的旧观念,并意识到自己是个邪恶的罪人。”这是第一步。

我们来看第二步。当你领会神的怜悯,你不但意识到自己是邪恶的人,也是蒙爱的儿女。请看6章35节,这节经文多么奇怪,耶稣说:“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子;因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恶的。”你说:“你是否有点牵强附会呢?”没有。因为只是仅仅六章经文之后,在路加福音第11章,耶稣谈到祷告的时候,对门徒说:“你们虽然不好……。”《现代中文译本》译作:“你们虽然邪恶……。”“邪恶”,耶稣说祂的门徒是邪恶的人。耶稣自然而然便说:“你们虽然邪恶。”我们都知道自己是邪恶的,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耶稣说:“你们虽然邪恶,还晓得拿好东西给自己的儿女;那么,你们的天父岂不更要把圣灵赐给向他祈求的人吗?”请看6章35节,在同一节经文,耶稣说你们是邪恶的,但你也是蒙神所爱的儿女。”这是关键所在。

“你是邪恶的,但你却是蒙神所爱的儿女。”世上有别的宗教、哲学或思想这么说吗?没有。一般常识告诉我们,你要么是邪恶的人,要么是蒙神所爱的儿女。你不可能两者皆是。然而,基督的福音告诉我们:“你既是邪恶的人,也是蒙爱的儿女。”这是我们所谈论的信息之关键所在。

当我太太听到人说:“基要派教会一点也不包容。”她说:“这要视乎你持什么基要信念。”如果你的基要信念是:“只要我过良善的生活就可以上天堂。”当然,这种信念会使你变得不包容。事实上,如果你的基要信念是:“要努力行善,做个充满爱心、思想开明的人。”你会感到自己比那些偏执的人优越。可是,如果你的基要信念是:“耶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如果这是你的基要信念,又怎会使你变得不包容呢?

耶稣基督拯救你,扭转你的价值观。耶稣担当你该受的刑罚,使你能够享受唯有祂配得的筵

席。耶稣基督拯救你,扭转你的价值观,正如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Luther)所说:

“你既是义人又是罪人。”当你领会这一点,你对不同种族和阶层的人的态度便完全改变。

此外,你对那些与你意见不合的人的看法也改变过来。耶稣说:“我能够把你变成这样的群

体,也必会这样做。”

亲爱的听众朋友,我们主内弟兄姊妹是一家人,但是有些人说:“我知道我应该成为基督徒群体的一部分,但我不得不承认,我无法投入教会生活,因为我曾经受伤害。你告诉我们基督徒应有的样式,但弟兄姊妹却不是这样。他们的成熟程度各有不同,有些人的属灵生命成熟,有些却像婴儿一样,他们一点也不成熟,我曾经因此受伤害。”

请谨记,我们要恒久忍耐。有一位作者说得很有意思,他说:“新约圣经常常劝勉基督徒要彼此相爱,因为教会不是由一群本是友好的人组成,而是由一群天敌组成。”基督徒联结在一起的原因与别的社会群体截然不同。社会群体之所以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人们拥有共同的教育背景、种族,收入水平、政治理念、国籍、语言、职业等等。但是基督徒联结在一起,不是由于他们自然而然便彼此相合,而是因为他们蒙耶稣基督拯救,一同效忠主耶稣基督。

教会是由一群天敌组成,他们因耶稣的缘故而彼此相爱。因此,要恒久忍耐。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群体需要时间,但你需要这个群体,耶稣能赐你力量成为真正的群体。我们一同祷告。

亲爱的天父,求祢帮助我们谨记耶稣基督为我们受死、擘开身体,使我们可以合而为一,成为一个群体。祷告奉耶稣的名,阿们。

分享文本到: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