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揭露教会里魔鬼的作为之——论 断

 有一个姊妹,她的工作和事奉都很忙,一个聚会点的同工体谅她的辛劳,就说:“我们这个点己经能照顾自己了,你省下心休息一段时间吧。”这个姊妹听了就很不高兴,她心里想:“这些人成长起来了,有毛有翼就不需要我开始排斥我了!” 她在心中论断他们的爱心,从此就与他们产生了隔阂。我们听人说话,不喜欢只听字面,而是喜欢乱猜人说话背后的意思,有时我们单凭别人一些表情,一些事情的蛛丝马迹,就推论出似乎很合情合理的结论来,这就正中了魔鬼的圈套。

有一个年轻的王姊妹,被神呼召,很想服事主。但家里很困难,不得不去打工维持生活。有一个老姊妹说是被神感动,要在经济上支持她。王姊妹就辞职开始事奉主,但不知过了多久之后,有一回老姊妹看到她穿著一件名牌运动衣,心里就想:“我这样好的经济条件,尚且舍不得买这么贵的名牌,你是受人接济的,居然如此浪费别人的爱心奉献。哼,以后我再不会奉献给你这样的人了。”打那以后,她就不再接济王姊妹了。她在心里定了别人的罪:爱慕虚荣、贪爱世界。但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她终于知道,原来那套运动服是王姊妹在商场购物时抽奖抽中的奖品。

我们知道一点资料,然后去猜疑,这时魔鬼开始工作,它利用人自以为是的骄傲来推论,然后它暗中为你作出似是而非的判断,这样就陷你于论断的罪里而不自知。有一句从许多生活经验中产生出来的俗话,形容论断非常帖切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说明我们心里所猜度的,往往与真实的情形相差很远。我们也常常经历到这种事实。魔鬼正是利用人所喜欢的猜测,作为圈套让人去钻,论断的阴险就在于此。

……

有一个人,有两次去找一个领袖,都刚巧遇到他在洗脸濑口,这时己经快到中午十点了,这个人就觉得这个领袖很懒、很不“属灵”,但他没有把这个想法讲出来,之后却不愿意多找他,也不太喜欢这个领袖了,最后竟发展到与这个领袖不和,闹矛盾。其实,首先那人不应往坏处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去想那位领袖是不是太劳累了、或者生病了呢?为什么我们不去关心一下他,问一问呢?只要问一问,就能证实我们的眼睛有没有病(有没有看错)。其实这个领袖常常透支地工作,昨夜几乎在通宵赶鬼;另一次则是为弟兄处理问题,搞得很晚——神的仆人常常就是这样被“公用”着,只不过许多人不知道“暗中的隐情”罢了。

说明我们人有一个特点,看别人,看一件事,是往往喜欢从坏处去想的。

……

我们几个领袖,先后都带过门徒,把一些热心追求的人带在身边,在团队里一同生活一同事奉,言传身教。按道理,她们会更多看到“道”是怎样行的吧?应该看到榜样吧?但万万想不到,每批门徒总有那么一个人老闹意,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把别人的优点全看成是相反的。她们认为领袖的俭朴是吝啬寒酸,当买些东西补补身体时又认为是奢侈;认为领袖的奔忙是不顾家庭,当领袖照顾家庭时,又认为他们自私;认为领袖忠心管理钱财是小气、斤斤计较,但为了提高事奉的效率和安全性,领袖用手机,她们又认为是乱花神的钱……总之,她们看到的所有优点全是假装的,所有的做法都是另有图谋的,所以,领袖如何的为人、无论做什么,她们都看不顺眼,很失望,闹着要走。后来经过交通,她们把内心的话都诚实地说出来,才发觉一个秘密,就是每看到领袖的举动时,她们内心就有一个“自言自语”的意思:“他们只不过是做给你们看的,假冒为善,哼!”“你看,他们查帐了,不就是计较我今天买东西买多了些吗?这些小气鬼!”“老爱捡别人的旧东西来用,象个乞丐,把神的仆人的身份都贬低了。”……可见这“黑暗”有多么的大呀!

……

有一个人想挂一张画。他有钉子,但没有锤子。邻居有锤子,于是他决定到邻居那儿去借锤子。就在这时候他起了疑心:要是邻居不愿意把锤子借我怎么办?昨天他对我漫不经心地打招呼也许是因为他很匆忙,但也许这种匆忙是他装出来的,其实是他对我不满。什么事不满呢?我又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是他自己在多心罢了。要是有人向我借工具,我立刻就借给他。而他为什么会不借呢?怎能拒绝帮别人这点小忙呢?而他还自以为我依赖他,仅仅因为他有一个锤子!我受够了。——于是他迅速跑过去,按门铃,邻居开门了,还没来得及说声“早安”,这个人就冲着他喊道:“留着你的锤子给自己用吧,你这个恶棍!”

这幽默所讽剌的就是我们所熟识、又常见的思维方式:“这个人最近好象很少同我打召呼,是不是我得罪了他呢?就算我得罪了他,也不应该这样的脸色呀?这个人真小气!”又或者:“最近他不大理睬我了,为什么呢?听说他最近升职了,恐怕再看不起我们这些草根阶层了,原来他是这样势利的,哼!”想到这里,就恨不得去揍他一顿。为什么我们没有发觉当我们论断别人时是非常可笑的呢?就是因为魔鬼!它用障眼法,使人不知不觉、糊里糊涂地认为,自己的猜测想象就是事实,从来没有人对这种荒谬的思维过程产生过怀疑。  

……

过去的思维:看或听得到一些资料——猜测——推理——判断(定罪),悔改后的思维:看或听得到一些资料——猜测——推理——面对面核实(有时要两三个人证实)——判断(定罪)。

例如以前的那个例子:看到王姊妹穿了一身名牌运动服——可能是她买的(猜测)——如果这样,她可能是一个贪慕虚荣的人(推理)——面对面单独指出她的错——结果可能是有错、或可能没有错。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错的时候,其实有两种可能:第一可能是看对了(少数时候);第二可能是看错了(多数时候)。怎样知道是他不对,还是我看错呢?就只能按照圣经这个法则去做。我们用以上的事作例子:我如果看到那个王姊妹穿著名牌的运动服,我不应该在心里自作判断,而是找一个时机,坐下来问问她,如果是她的错,我就指出她的错;如果她将衣服的来历告诉我,那么就证明了是我猜错了,误会就不会发生,魔鬼就不能欺骗我使我不接济她;这样的事就完满解决了。

所以,我们去提意见的人,一定要知道,我们所提的意见不一定是对的,可能只是我的论断,可能是我看得不全面。如果我是看到一个完整的行为,又有几个见证人,那么我们就能判断他是错了、犯罪了;如果没有证人,我就不能下结论,只好等候有机会证实,因为我们一个人看的时候,可能会看错,就如“师母抽烟”的事(参看《谣言》)。另外,有时我们会对别人生命的问题提意见,比如:觉得某人很骄傲,或有贪心等等,如果你只是有一种感觉,你只能把自己的看法作为一种提醒,而不能够定罪,因为“骄傲”、“贪心”是“人心的意念”,谁也无法定罪的。除非你有足够的事实,又有两三个证人。要不然,你提完了意见,对方说不是,你就应该认为,这可能只是自己的论断,就要从自己的心中除去这看法,不要顽固坚持自己的看法。

……

如果我们把猜测积在心中,又不向当事人交通、核实、验证,就存放在心里,以至于这些东西浙渐便成误会、偏见、论断和控告,导致灵里阻隔,最后发生冲突,纷争……举例:假如我见到一个弟兄或姊妹,心里不痛快,老是觉得心里有一个疙瘩的话,我就知道这是魔鬼正试图利用我去实现它的诡计,我应当立刻将心中的疙瘩除去。我们最好透过与当事人交通,去证实自己的猜疑,建立一种能彼此交通、彼此了解、甚至彼此指正、彼此认罪的关系,这才是彼此相爱的真正实意。我们所看、所听的,都要调查证实清楚后才能下结论,这样就能把猜疑从心里赶出去,论断就自然没法存在了。

……

然而教会有许多事,我们暂时是无法知道底细的,或暂时无法查证,例如教会的钱怎样使用,只能向几个监督的长老交代,而无法向人人交待的,那怎么办呢?这就要采取相信的态度了。你对国家主席拿多少工资,这个月是不是拿多了;你所交的税国家用得怎么样,航天计划是不是用多了十万,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你无法查对,你只好对**和政府职能部门采取相信的态度。我们在教会中,对自己所不了解、不理解的人和事,对不了解的其它教会都要采取凡事相信的态度——相信自己的神也是他们的神,会带领他们;相信神也在他们当中作工,他们与自己一样爱人灵魂;相信神会对他们判断、审判。因此就不要下结论、不要论断,只等将来神的审判。所谓凡事相信,就是在没有证据之前,我们要从好的方面去想。

如果有些事没有追究的必要,最好就让我们的心凡事相信、凡事盼望,这就是爱了。如果有一些资料是听来的,没有机会去核实,或者也没有必要去核实,那么我们就什么也不用去推论、什么也不要去判断。

其实许多误会,是因为我们之间没有理解、体谅、凡事相信的结果。如果我们了解得不够,又不肯凡事相信,只凭表面的、所知有限的资料去判断人,那么所做的必然是神的话的反面。

……

现在我泡了一杯茶,让大家来猜一下,杯子里放的是什么茶叶?试试看对的可能性有多大?绝大多数肯定是错的;一个人比一杯茶要复杂多少倍?你猜对别人“心里的意念”的可能性有多大?就是说,现在你对别人的看法,对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是不言而喻的。假如到了审判的时候才知道这只不过都是论断,那就惨了。

 

摘自以马内利社区:揭露教会里魔鬼的作为之-----论 断

分享文本到: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