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路15:11-32 第十七章 浪子的比喻(钟马田)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夹充饥,也没有人给他。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把肥牛犊宰了。]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父亲对他说,[儿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路加福音十五11-32

主耶稣说过的所有比喻中,浪子的比喻可以说最广为人知,几乎家喻户晓。没有一个比喻像它这样不断地在宗教讨论上被人引用,或被用来支持不同的理论和内容。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人们使用这个比喻的方式不胜枚举,而且所得出的结论也让人目不暇接。似乎每一个学派都认为自己的解释最正确,结果它经常被用来支持各种彼此摧毁或互相排斥的理论。显然这个比喻很容易被滥用和误解。我们如何避免这种危险呢?有什么原则可指导我们解释这比喻呢?我认为有两个基本的原则必须遵守,如果照着作,就能保证我们得出正确的解释。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圣经任何一部分的解释,都不可与圣经其它地方的教训抵触。我们必须将新约当作一个完整的对象来研究。那是神给祂仆人的完整启示,虽然是经由许多部分和段落来表达,但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启示。显然每一部分之间并无冲突,也没有矛盾或不一致之处。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明白圣经的每一个论述。我要强调的是经文本身的无误。如果有人声称耶稣基督和保罗的教训不一致,或保罗和其他使徒的教训互相冲突,就是在颠覆新约的声明,与历代以来教会的宣告背道而驰。一直到几百年前高等批判学兴起,教会在这方面的立场才开始有分歧。我不必作详细说明,但必须指出,只有那些较肤浅、早已落伍的批判学,仍然在尝试把所谓[耶稣的宗教][保罗的宗教]作对照。经文必须以经文来对照。我们采用的每一个理论,都应该根据出现在整本圣经中的教义,或教会所界定的教义和教条,来加以试验。只要记住这个简单的规划,大多数异端都必然会销声匿迹。

第二个规则比较特别: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从比喻的教训中得出负面的结论。此规则不仅适用于这个比喻,而且适用于一切比喻。比喻本身无意涵盖真理的全貌,其目的只是说明一个重要的真理,呈现一个积极真理的一部分。既然这是比喻的目标和作用,我们若从其中找负面的结论,就未免太愚昧了。比喻所未提到的东西,就不具任何意义。我们应该从一个比喻所提到的观点来看待它,而不是从它未提到的观点出发,这样才能显出它的重要性。比喻的价值是绝对正面的,积极的,而不是负面的。由浪子的比喻所衍生出的各种希奇古怪之理论,大多是因忘记了这个重要的原则,他们这样做,未免令人讶异,其实他们只要查考同一章记载的另外两个比喻,就能立刻发现,他们从比喻得出负面教训的作法是多么不合情理。

此外,如果你把教义系统建立在一个经文本身没有说到的东西上,也未免太荒谬了。这种作法多么不负责!因为这样等于摈弃所有权威,毫无任何标准可循,只依靠你自己的偏见、喜好和想像。在解释浪子的比喻时,此种作法真是屡见不鲜。让我举出几个错误的结论来说明。有些人不断引用这个比喻,来证明神的本质和基督的教训中毫无公义和审判的观念。他们说,[这位父亲既未动怒,又未要求浪子采取任何行动,只是一味地爱他的儿子;除了爱,什么也没有。]这是从比喻撷取负面结论的典型例子。由于它未积极地教导神的公义和忿怒,他们就下结论说,神根本没有这些属性,他们甚至完全忽略了耶稣基督在其它地方对这些品质的强调。另外一个例子是,有人认为这个比喻在教导说,悔改是不必要的。我听说有一位传道人企图证明,浪子在回家之后,劣根性难改,不断用连自己都不相信的甜言蜜语来蒙骗父亲,这可以从浪子一再重复同样句子的事实得知。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浪子重施故技,他的父亲仍然饶恕了他。那位传道人最后下结论说,浪子的父亲对悔改一事只字未提。既然他未提出来,显然并不重要;既然浪子的父亲未教导他悔改,显然我们是否对神悔改,也就无关紧要了。

所有错误的结论中,最严重的一个就是告诉我们,在神和人之间并不需要一位中保,而福音也未含任何代赎的观念,它纯粹是由保罗个人的律法主义出发的。他们说,[比喻中没有提到父亲和浪子之间有第三者。他们从未针对付赎金的事展开谈判。浪子由远方回家之后,父子两人始终是直接交手。]这个比喻既然并未提到或强调这些事,所以就无足轻重----好像主耶稣讲这个比喻的目的,是将整个基督教真理提纲挈领地呈现出来,而不是只教导真理的某一个层面。你一定能看出,如果在解释每一个比喻时都采用同样的步骤,一定是漏洞百出,一片混乱。

比喻的目的是教导我们一个重要而正面的真理。这是不证自明的,特别是此处的这个比喻。它被置于连接着的三个比喻中,并非偶然。主耶稣似乎不遗余力要保护我们,免于陷入前述那些危险中。除此之外,整个情况的关键在本章第一、第二节,那里提供了重要的背景和上下文。[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祂讲道。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接下去就是三个比喻,很明显的,耶稣是用这三个比喻,针对当时的情况,来回答法利赛人和文士的议论。为了作进一步的强调,主耶稣在每一个比喻末了,都提出一个教训或结论。祂最重要的论点是,每一个人都有盼望,甚至税吏和罪人都能得到神的爱。这些比喻闪烁着一个共同的荣耀真理,就是神奇异的爱;特别是在与法利赛人和文士的观点对照之下,更显出其范围之广,触觉之阔。

第一和第二个比喻是为了让我们看到神的爱如何显示在行动上,这爱不屈不挠地寻找着罪人,要拯救他。即使只有一个灵魂得救,神和天上的天使都要欢喜快乐。然后就是浪子的比喻。为什么要加上这个比喻?为什么要解释得如此详细?为什么此处用人,而不是用迷羊或失去的钱币作比方?答案只有一个。由于前两个比喻只强调神的行动,而未提及罪人的行动、反应或状况,所以这个比喻就特别提到这方面的事,以免任何人愚昧地以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动被神的爱所拯救,就像迷途的羊和失落的钱币被找回一样。重点仍然不变,但在实际运用上却更直接,更个人化。今天这个比喻给我们的教训和信息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根据以下路线来探讨。

第一个真理是,一个新的开端、新的机会已经展开在眼前了。这在上下文和背景中已清楚地显明了。由于税吏和罪人在主耶稣前面的教训中已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都挨近耶稣,要听祂讲道]。他们觉得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耶稣的教训为他们燃起了一线新希望。连法利赛人和文士也看到了同样的事,但他们却大为懊恼,因为耶稣竟然与税吏和罪人来往。他们认为那一类人完全无药可救。这是一般人的典型观点。税吏和罪人根本没有盼望,不值得一顾。宗教是给好人的,坏人沾不上一点边;宗教对他们无计可施。当然宗教也从不要求好人去与坏人交往,善待他们,为他们提供新机会。因此耶稣的教训使法利赛人和文士大感不悦。在他们看来,任何人若对税吏或罪人怀抱盼望,都是愚不可及的。这一点也表现在这个比喻中父亲和大儿子对浪子的不同态度上。差异不在接纳回头浪子的方式,而在是否应该接纳浪子,他是否真配得这一切。

这一点很明显。所有的人,包括最绝望之人,都有重新出发的可能。没有一个人的处境比浪子更糟糕了。然而他仍然有洗心革面的机会。他已经走投无路,一败涂地,陷入谷底。没有一幅画面比浪子的处境更凄凉了,他独自在遥远异地,身无分文,举目无亲,被朋友遗弃,只能与猪为伍,其绝望可怜,真是无以复加。连浪子都得到了一个新机会,都能重新再来过!他面临着一个东山再起的转折点。福音多么值得称颂啊!特别是在现今这世界上。耶稣基督的来临带来多么巨大的改变!祂为人类带来新的盼望。税吏和罪人纷纷挨近耶稣,听祂讲道。还有什么比这更能显示和证明,耶稣基督的福音是人类所能得到最乐观的哲学与人生观?他们在浪子的比喻中所听到的信息,也叫他们一新耳目。

但我必须指出,这不仅对犹太人和他们的领袖来说是前所未闻的,对整个世界也是如此。福音为恶人和绝望之人所提供的盼望,不但超越了犹太人的腐化系统,而且凌驾在希腊人的哲学之上。那些才识卓越的哲学家精心发展出一套理论和哲学,但却无法对三教九流之辈提供助益。他们都要求某种程度的智能和道德标准,必须借用人类的某些资质,但这却不符合现实。他们口若悬河地谈论自己的乌托邦和理想国,却对人类的现况一无益处,完全与日常生活脱节。只有那些有钱有闲之辈,会尝试用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解决人生难题,但他们也无可避免地发现,这些方式无一奏效。在耶稣基督来临之前,世上所有绝望的人都不可能重拾盼望。只有耶稣基督能教导人类如何促成一个新的开端和起头。

这教训不仅在当时使人耳目一新,如今也一样新鲜。它令现代人讶异不已,正如它两千年前叫听见的人目瞪口呆一样。世界依旧没有盼望,主流哲学依然充满悲观论调;它企图装出一派乐观,反而更暴露了其悲观的本质,因为我们发现,当它试着安慰我们时,总是不得不指向未来,而未来却充满了变数。它告诉我们,新的一年只会渐入佳境,绝对不可能恶化。不景气已经探底,经济复苏指日可待。一年将尽,来年必大有可为。新年真正的秘密是什么?乃是我们对它毫无所知。我们所知的都不如意,只好安慰自己放眼不可知的未来,一厢情愿地想像未来一定更光明,更美好。听听他们对提升人类现况的计划。它惟一能告诉你的,就是它正为下一代构筑更好的世界,企图打造一个更丰盛的将来。焦距总是放在未来。它既然无法为自己作什么,只好指望替尚未出生的后代谋福。它对未来谈得越多,就越茫然、犹豫。

一般社会尚且如此,个人就更不堪一提了。世界如何帮助我们解决最头痛的难题?你只要看世人如何苦心孤诣地解决个人的问题就知道了。但他们的努力必功亏一篑。年复一年,人类不断立下新志向。他们明白最需要的还是一个新的起头和新开始。他们决心撇弃过去,展开人生崭新的一页,甚至开始一本新的人生之书。这是他们的心愿和信念。他们决心与过去一刀两断,但这种情况为时不长。他们必然无可避免地开始逐渐退回到原先的立场和旧有的光景中。几次之后,他们就彻底绝望,宣告放弃。他们可以奋战到某一个地步,然后疲惫毕露,最后落得筋疲力尽,难抵世界的压力,终至前功尽弃。

这种情况实在令人绝望。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当中,有多少人正陷于这困境。你觉得生活偏离常轨吗?那些懊悔莫及的往事是否经常对你发出嘲讽?你是否觉得罪有应得,再无重整旗鼓的机会?你是否因所遭遇的景况,或遇到的牵累,或无法克服的罪,而感到心灰意冷?你是否对自己说,[努力又有什么用处呢?何必再尝试呢?]我已经试过千百回了,都无济于事,再怎么努力也必定徒劳无功。我已经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而且错失良机,现在只能勉为其难。这是你此刻的想法和心情吗?相信心有戚戚焉的人一定不在少数。这岂不可悲!一般大众的生活是多么不快乐,多么绝望!对于这些人,福音首先要说的是,抬起头来!事情尚有可为,还有回转的希望。你仍然可以重起炉灶,切莫再迟疑!不要望向不可知的未来,当依靠已经在两千年前就发生的事,它今天仍然一样有力。即使在最黑暗、无望的道路上,也可能有一个转折点。连税吏和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

我必须详细解释我前面提到的一点,就是福音的信息不像世界的信息那样模糊笼统,它总是带着明确的条件。此处我们要弄明白,为什么主耶稣在那两个比喻之外,又说出这个浪子的比喻。我们若要接受福音所提供的新起点,就必须观察以下几点。我要特别强调其重要性。如果你只是坐在这里听道,或许福音的荣耀信息使你略为心动,然后你就打道回府,结果你的光景和当初进来时一无两样。另一方面,如果你全神贯注地听,记下每一点,并且身体力行,你就会发现,你走出去时已与先前判若二人。你若渴求福音所应许的新盼望和新开端,就必须遵守福音的方法和指示。它们是什么呢?

第一,我们必须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光景。陷入困境是一回事,诚实地面对它又是另一回事。比喻中的浪子在恍然大悟自己身处险境之前,已经待在那个境地很长一段时期了。一个人不可能忽然陷入这种景况。这乃是日积月累,不知不觉逐渐形成的,即使已成事实,当事人可能还蒙在鼓里好一阵子。由于这个过程极为沉寂、隐秘,身陷其中的人可能毫无所觉。他每天照镜子,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只有偶而见面的人才容易发觉。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处境堪忧时,往往故意避免去想它。我们忙着别的事,以暂时将它抛诸脑后,还宽慰自己说,[反正到了这个地步,再多想又有何用?]我们必须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正视问题,诚实而确定地面对现况。圣经记载,浪子[醒悟过来]。他坦白地面对自己的窘迫,看见这一切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他过去是多么愚昧,当初根本不应该离开父家,更不该那样对待父亲。他深刻反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竟作出这些蠢事。他注视着四周的猪,面对着赤裸裸的现实。

你这样作了吗?你真的反躬自省吗?如果你一一记录去年一切活动,包括你的思想、欲望、野心和想像,你敢用真名公诸于世吗?与去年相比,你是否有所长进?看看你的手!它们洁净吗?看看你的嘴,它们纯洁吗?看看你的脚,它们到过那些地方?看看你自己,这真是你的本相吗?再四顾观察你的光景和环境。不要逃避!务必诚实!你靠什么为生?食物或者猪吃的豆荚?你如何花费金钱?你将养家的钱花在那里?看看你所享受的东西。这是神所创造,又赋予智能和悟性的人类所当有的光景吗?这一切能使你感到光荣吗?能荣耀神吗?单单为自己的际遇而唉声叹气是无济于事的。你怎么会陷入这境地呢?猪圈和豆荚在提醒你,这是因为你离开了父亲的家,故意违背良心,藐视信仰和其要求,你难辞其咎。你今天的处境,完全是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所导致的结果。坦白承认吧!这是悔改的第一步。

接下去一步就是承认你只能作一件事:转向独一的神。我毋须用浪子的实例来详细解释这一点,因为它本身已经很清楚了。[也没有人给他。]浪子已经倾家荡产,借贷无门。他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还有一丝盼望:他的父亲!这是他最后,也是惟一剩下的希望。福音总是坚持我们来到这地步。只要你口袋还有一分半文,只要你还有亲朋好友可以求助,福音就无法帮助你。事实上,一个人若以为他能用其它方法而活,他就会继续这样作。从我们的观点看,世界距离宣告破产还很遥远呢!它依旧相信自己的方法和理念,我们也紧抓着不放,仍然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和努力。我们在新年定下新的时间表,以为这样必能改善现状。我们也期望从亲人朋友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帮助。我们不仅企图改善自己,还想要改变四周的人。长此以往,我们终必筋疲力尽,像浪子一样,[没有人给他]。这时我们才会想到转向神。多么愚昧阿!让我们现在就揭露这种愚行。诚实地面对它!承认你一切努力终都是枉然。所有改善的行动都是表面、暂时的。别再自欺欺人。认清你的景况多么绝望。只有一个力量可以帮助你----全能神的大能。你可以继续信靠自己,信赖别人助你一臂之力,但一年之后,你不仅未进步,还可能每下愈况。只有神能救你。

你转向祂的时候必须进一步知道,在祂面前你只能祈求祂的怜悯和恩慈。浪子离开家的那一刻,他只想到一件事,[给我!]他坚持要自己的一份产业。他充满自信,甚至觉得自己未获有当得的一切。[给我!]但他返回家园时,口气截然不同了,如今他说[把我]当作仆人看待吧!从前他不可一世,自认有权提出各种要求。现在他自惭形秽,知道只能从最卑微之处起步。[把我!]如果你觉得从神来的赦免和饶恕是你理所当得的,那么我敢保证你只有灭亡一途。如果你觉得神有责任赦免你,你很可能得不到赦免。你若觉得神又严苛,又处处与你作对,那么你就犯了亵渎的罪。你若依然趾高气扬,自认有权说[给我!],那么你除了愁苦和忧虑之外,什么也得不着。但你若明白自己得罪了神,惹祂忿怒;你若觉得自己连一只虫都不如,连别人的名字都不配提,更何况神的名;你若因过去曾离开神,背弃祂,忽略祂,鄙视祂,而觉得自己一无所值,你若俯伏在祂脚前,祈求祂的怜悯,祈求祂无限的恩慈和良善,祂就能改变你,使你焕然一新。神绝对不顾意看到你现今的光景。你远离祂,四处流浪,这根本违反了祂的心意。这一切都是你恣意妄为的结果。将你的忧虑和困苦告诉祂,不仅是你带给自己的烦恼,也包括你悖逆祂,侮辱祂,和得罪祂的事实。

你明白这一切之后,就当起而行!离开遥远的异乡。你来到教会,这已经表示你从猪圈里站了起来。但你必须离开远方异地,离开猪圈和豆荚。远离你的罪,转向神!感觉、欲望、喜好都不能带给你什么。采取行动,与过去一刀两断。回到神那里,与祂重建正确的关系。站起来,向祂委身,依靠祂!浪子若只一味自怨自艾,却不回头,岂不愚昧?他可能一辈子都待在遥远的异乡。但他决定有所行动。他回到父亲身边,祈求父亲的怜悯和慈悲。你也必须这样做。

你若像浪子那样回头,就会发现正面对着一个新的开始。奇妙的事将接踵而至,你会对新的发现大感惊讶。我打算今天略过喜乐、快乐、惊喜不谈,而把焦点放在福音所带来的新开端上。这不是一件轻松、快活的事,也不只属于感性、感觉的范围。这不是麻醉剂,用来迟钝我们的感觉,以对某种光明的未来产生憧憬。这是千真万确的。在耶稣基督里,我们可以有一个真实的新开端。比喻中那位父亲的爱最伟大之处,不是表现在他的态度上,而是在他为浪子所作的事上。爱不是一种模糊的感觉,或泛泛的性格。爱是积极的,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行动,足以扭转乾坤。神的爱也能带给我们一个新开始,新机会。[神爱世人----赐给他们。]浪子的父亲为他作了一些事,神也能为我们成就大事,帮助我们卷土重来。好好观察祂的作为!哦,神奇异的爱,能使万物更新!

看看那位父亲如何将浪子的过去一笔勾销。他若无其事地迎向浪子,拥抱他,亲吻他,好像他一直是个尽职听话、堪为表率的孩子。那位父亲毫不犹豫地吩咐仆人,立刻脱下浪子身上的破烂衣服,那每一块褴褛都带着浪子过去醉生梦死的生涯之痕迹。他用这些行动一手涂抹了浪子的过去。只有他能赦免这孩子对他和家庭的大逆不道。他抹掉过去的一切痕迹。这一向是罪人转向神的那一刻首先发生的事。我们来到神面前,像浪子一样不敢有何奢求,只要能被收留作祂的仆人就心满意足了。神一旦开始回应我们,就将我们提升到所能期待的最高境地。我们只求能东山再起,但神采取的第一个行动----涂抹我们的过去----就让人惊讶不已。事实上,这正是我们里面最深的期望。回顾以往,我们怎么快乐得起来?即使我们已经改过自新,断绝某些罪,但过去种种依然历历如绘,挥之不去。这正是问题所在。谁能救我们脱离过去?谁能将我们一生的记录一笔勾销?只有一位!只有祂能作到。世界企图说服我们相信,这无关紧要,我可以回过头就忘得一干二净。问题是我忘不了。它们如影随形,紧追不舍。我尝试各种方法,都无功而返,只徒增懊恼和沮丧。当我遇见耶稣基督时,就知道褴褛衣衫已经脱去了,因为祂已代替我穿上破旧衣服,代我受咒诅。天父吩咐祂脱掉我的破烂衣服,祂遵命而行。祂担当了我的重担,用祂自己遮盖了我的罪。祂把罪抛入神赦免的大海中。如果我看见并且相信神在基督里不仅赦免,而且忘记了我的过去,那么我是谁,竟敢再去寻找过去的踪迹呢?回顾既往,惟一的安慰就是神已涂抹了一切。没有别人能这样作。但祂作到了。这是重整旗鼓的第一步。过去必须被清除一空,而这行动已经在基督和祂的救赎中完成了。

要重新来过,还需更进一步。单单将过去一笔勾销还不够。我现今仍然需要加上一些东西。我需要有衣服蔽体,渴望穿上新衣。我需要信心来开始新生活,以及面对生命、人,和人生的问题。虽然浪子的父亲拥抱他,亲吻他,但这本身并不能带给他自信。他知道别人还在盯着他破烂污秽的衣服看。但他的父亲并未停留在此,他将符合儿子身份的袍子披在他身上,又将戒指戴在他手指上。他赋予儿子新的地位和证明。他向众人宣布,他的儿子回来了,所以他给儿子穿上袍子,以免儿子羞于见人。这是只有父亲能作的。别人或许能收容浪子,给他一些帮助。但除了他的父亲,没有人能收容他作儿子,恢复他儿子的地位,供应他一切所需。

我们若转向神,也会面临同样的情形。祂不只是赦免我们,涂抹我们过去斑斑罪迹,而且使我们作祂的儿子。祂赐给我们新生命和新能力。祂一再向你保证祂的爱,所以你能毫无愧色地面对人。祂用基督的义作袍子给你穿上。祂不只告诉你,祂承认你作儿子,祂也让你感觉自己确实成了祂的儿子。你揽镜自照,几乎认不出自己来。你低头就看见那无比珍贵的袍子,和脚上的新鞋,手指上的戒指,这一切都代表着神的爱。于是你能昂头挺胸地面对整个世界,包括魔鬼,以及过去一切愚弄你、破坏你生活的势力。若没有这种立场和自信,想要有一个崭新的开始,不过是幻想罢了。只有神能在基督里给我们穿上新袍子,使我们刚强。让世界去指指点点,企图提醒我们的过去吧!我们只要低下头看看自己身上穿戴的袍子,鞋子,和戒指,就可以坦然无惧。

你若要求明确的证据,可以在一个事实上找到:连世界也不得不承认你儿子的名分。听听仆人如何回答浪子的哥哥。仆人怎么说?[有一个不修边幅、满脸胡须的陌生人来了。]不,他乃是说,[你兄弟来了。]他如何知道是[兄弟]?因为他看见那位父亲的行动,听见他所说的话,仆人不一定认出浪子来,但作父亲的远远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父亲认识他的儿子!神也认识你,你来到祂面前,让祂为你穿上新衣,这时每一个人就知道了。即使大儿子也心知肚明。他并不想知道,但他从远远传来的歌唱和作乐之声,以及家里喜气洋洋的气氛,就立刻明白了。他不愿意称呼浪子为[我的兄弟],但他还是得说[你这个儿子]。我不能保证你向神降服之后,每一个人都会喜欢你,说你的好话。可能会有不少人恨你,迫害你,讥笑你,或对你采取不友善的举动。但他们这样作,实际上是在见证,他们也看出你是新造的人,有了焕然一新的开始。

你还要求什么呢?

这是你东山再起的机会,也是惟一的方法。神亲自差遣祂的独生子到世上来,为你生,为你死,并且复活。你的过去,和你现今的光景,都无关紧要。你只需要到神那里,承认你得罪了祂,祈求祂在耶稣基督里的怜悯,承认只有祂能拯救你,保守你,你就会发现:

过去已被遗忘,现今赐下喜乐,未来应许恩典,在天堂有荣耀冠冕。

 

分享文本到: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