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弗 1:11-16 神宝贵的产业(提姆·凯勒)

以弗所书 1:11-16

    弗 1:11  我们也在他里面得了基业(“得”或作“成”),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作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 

    弗 1:12  叫他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 

    弗 1:13  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 

    弗 1:14  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原文作“质”),直等到 神之民(“民”原文作“产业”)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 

    弗 1:15  因此,我既听见你们信从主耶稣,亲爱众圣徒, 

    弗 1:16  就为你们不住地感谢 神,祷告的时候,常提到你们,

 

这就是神的圣言。

 

我们最近逐章查考以弗所书,之前讲过这卷书的主题是教会,探讨教会的本质。然而在以弗所书前面的章节,保罗在第二章后半段会更直接地谈到教会,但在前半段已开始探讨各种主题。在前面的章节中,保罗精湛地解释了基督徒的意涵,成为基督徒有何意义,何为基督徒生活。因此研读这些经文,大家注意到我们的进度缓慢,或许我不该告诉大家,但我们跳过许多很棒的用词和观念,才不至于慢如蜗速。

 

以弗所书内涵丰富,我们从中了解基督徒的意义,使旁人受益。你若自称基督徒,研读这些章节能帮助你明白我真是基督徒吗?你若是基督徒,研读这些经文能帮助你了解自己能否言行一致。你若不是基督徒,这些经文也对你有益。我必须恭敬地说,牧会多年来,我很少碰到有人真正了解,对于基督徒信仰,自己在拒绝什么。我很少看见有人自称非信徒,但他所拒绝的却几乎与基督信仰无关。你应该知道你在拒绝什么,你需要认识你拒绝的是什么,所以对每一个人来说,今天的经文都很重要。

 

成为基督徒意味着什么?这些经文告诉我们三件事,成为基督徒意味着:真理、盼望、荣耀。

 

第一,真理 。(校者注)

 

1章13节美好且明确地指出成为基督徒的意义,以及如何成为基督徒,13节:“你们信了基督,当你们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你们既听见基督的道,成为基督徒,意即听见真道或消息,要听见真理的道,关于“道”我们知道两点,一是真理的道,圣经告诉我们,那就是福音。真理与福音。

 

先谈谈真理。当我们一家搬来纽约,1980年代后期开始建立这间教会时,正值文化理论与后现代主义的全盛期,影响甚巨。令我好奇的是,此后20年间世事如何变迁,位于伦敦的维多利亚兴亚伯特博物馆,首次推出全面性的回顾展,首次推出1970至199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回顾展,维多利亚兴亚伯特博物馆深具指标性,影响极大。事实上,该馆自诩为世界最大的艺术与设计博物馆,或许某些纽约人不以为然,但该馆地位的确举足轻重,若他们认为后现代主义已结束,显示主流看法趋于一致。

 

英国作家爱德华·达克斯发表文章《后现代主义已亡》,回应维多利亚兴亚伯特博物馆的展览。针对后现代主义,他指出三个重点,很有帮助。第一,他表示后现代主义勾销任何论述的特权,主张所有论述皆有效,懂吗?客观性不存在,也无从判断真理,各种论述与对话皆有效,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许多人欢迎后现代主义,没有任何论述可以拥有特权,许多人接受这种观念,理由如下:他说,一旦开始挑战主流,便会开始为非主流及边缘群体发声,也因此有机会矫正众人忽略并以为理所当然的不公义之现况,所以后现代主义认为,所有论述要一视同仁,不该有霸权,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同样重要。接着探讨后现代主义为何结束,这是第三点。他说:“时间一久,新的挑战出现,因为后现代主义攻击一切,混乱和不确定的氛围日益浓厚,近年来甚至无处不在。”他接着说:“若将所有立场一视同仁,我们就等同于没有立场,从而无法参与社会或投入团体,这使得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在现实世界中逐渐变调,与怪异且消极的保守主义相去不远了,后现代主义因此日益凋零。”懂他的意思吗?他说:我们若否定真理的存在,就缺乏任何反对的依据。

 

一世纪之前,天主教作家切斯特顿就预言这种趋势。但他说得比较露骨,“现代的反叛已化身为怀疑论者,但怀疑一切的立场反而成了绊脚石,因为要形成谴责,必须先预设道德立场。作为政治家,怀疑论者呼吁战争浪费时间,但作为哲学家,他又认为生命浪费光阴,他先在政治集会中抱怨穷人遭受动物般对待,接着在科学集会中又证明人类就是动物,因着反抗一切他已失去任何反抗的权利,唯有扼杀人类思考的思潮才是应当遏止的思潮。”从1970年到2000年,我们用三十年得出同样的结论,换言之,我们不能没有真理,但这社会却缺乏真理的根基,但基督信仰开宗明义就说:神的话语就是真理。有完整的内容,基督徒的信仰并非开始于牺牲奉献,而是始于听道,领受真理内容。何为真理?

 

进入第二点,福音。希腊原文的“福音”,保罗、彼得和基督徒所用的语汇,意即宣告所发生的事就是好消息,宣告已发生的事。几乎每个人对宗教的理解,都是神差派先知或贤哲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生活,我们若遵守,就蒙神喜悦,我们就得救。但福音这概念就指出:基督徒的信仰异于其它宗教,迥异于一般的宗教观念,基督信仰就是福音。福音不是关于你该怎么做的好建议,福音是关于神成就大事的好消息。福音不是建议你应当如何生活,拯救自己,福音根本不是建议,福音是神拯救人的好消息。神降世为人,名叫耶稣基督,他替你受死。我之所以提起这点,是为了挑战各位,有些人怀疑或拒绝基督信仰基于以下理由:

 

纽约人和我常出现一种对话,对方说:“我无法成为基督徒。”我问:“为什么?”他们通常无法接受某些经文,强调人应当如何生活,每一种文化都会在某些方面反对基督信仰。常有纽约人说,圣经中性和性别的观点让我反感。其他文化可能对于饶恕与和好比较难接受,重点是有些纽约人说我当不了基督徒,我拒绝基督教,因为某某观念太保守。我总是这样回应:“容我问个问题,只因为你不喜欢圣经中性与性别的观念,所以耶稣就不可能从死里复活?”对方通常就盯着我看。我说:你得认识基督信仰,耶稣若已从死里复活,他若是神的儿子,他已从死里复活,你就得面对圣经关于你当如何生活的真理;但耶稣若不是神的儿子,也没有从死里复活,你大可不必理会圣经的教导。

 

基督信仰的开端不同于人的方式,你不能凭着圣经对生活的教导决定圣经的有效性,你得扪心自问,看看耶稣的论述,他是否言行一致?他是否已从死里复活?除非你这样考察这信仰,否则你对信仰一无所知。你若只看到生活道德伦理,光凭这部分就说,我不喜欢。这表示你根本尚未开始研究基督信仰,你只是假设这信仰和其他宗教一样,其实不然。看看耶稣,看看他的身份,看看他说过什么,做过什么,看看他的自述,他从死里复活。这是福音,因为基督信仰就是福音。成为基督徒,意即接受真理。

 

第二,成为基督徒意即怀抱盼望。

 

在第12节,保罗说:“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你不仅相信基督,而且藉着基督得着盼望,你的盼望是在基督里。……稍后深入探讨,14节说,“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 基业就是继承的产业,圣经说,你的未来是有保障的。成为基督徒意味着你对未来充满盼望,个人的未来有盼望,死亡并非终点;世界的未来有盼望,邪恶将完全消弭。成为基督徒意味着你有盼望。

 

这方面有个问题,几年前有个系列讲座探讨盼望,圣经希腊原文的“盼望”在语意上比英文强烈得多,英语的“希望”在语意上比“盼望”弱得多。例如:你确定这是真的吗?我不知道,但我希望它是真的。“希望”有不确定的意思,对于“盼望”,圣经可不是这么说的。圣经里的盼望意味着对于未来拥有笃定且改变生命的期盼。我要说明的是,人类是无法放弃盼望,无法避免盼望的生物,你对未来的信念必定形塑着你目前的生活。举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把两个人放在同一间房子,非常闷热,人们在耳边咆哮,“但在今天工作结束后,”你事先对其中一人悄声说:“你会得到五十美元工资。”你对另一个悄声说:“你能得到一百万美元。”这两个人在同样闷热的屋内,周遭的人不停咆哮,第一位会说:“我受不了了。”第二位会说:“还好啦,不打紧,没关系,还可以,我能忍受。”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中两人的回应却不同,因为他们在截然不同的影响下,他们的盼望截然不同。

 

这社会不仅没有真理的根基,尽管我们承认我们需要真理,但我们就是没有;这社会也缺乏盼望的根基,因为它基本上是属世的社会。著名小说《人性的枷锁》的作者毛姆在自传中写道:“若撇开神的存在,质疑死后仍有灵魂,那么死亡就终结了万事,死亡终结了一切,我对美好不存盼望,对邪恶也没有惧怕。换言之,没有天堂和地狱,我必须扪心自问活着有何意义,我当如何为人行事。答案很简单,却令人不悦,以至于多数人不愿面对,生活缺乏意义,因此,生命毫无意义。”你若想更了解毛姆的思考,《人性的枷锁》中主人翁是菲利普凯瑞,许多人认为这是毛姆自传体小说,男主角反映作者本人,当他坐在伦敦公园的长椅上,小说中描述他猛然醒悟,他说:“生命不具意义,人活着也不为什么,生命微不足道,而死亡也无足轻重。菲利普感到欣喜,在他看来,最后一点点责任感都消失了,他生平第一次感到彻底自由了。”

 

毛姆说得对,多数不信主的纽约人会说:“我不知道是否有神,我不知道是否有天堂或地狱,我不知道死后是否有盼望,我不知道死后还有什么。”毛姆说,但人们仍继续活着,假装人有价值,生命有意义,是非对错仍存在,有些目标仍值得牺牲自己,他说:“这一切都是假象,人若真的可以恣意而活,就该知道生命毫无意义。”当然,多数人不会想这么多,但因为人类无可避免地会有所盼望,即使你的头脑拒绝,你说:我不相信有神,我不知道神是否存在,我不知道是否有未来。即使你的头脑拒绝深思,但心底深处仍知道没有未来,这感受将如影随形,令人疲惫。一般人不愿意想这么多。

 

与毛姆同一时代的英国作家表达出毛姆类似的思考:“当你与一位女孩相爱,怎能接受这只是动物原始的感受,就算你不断地提醒自己她的美貌和品德,只是原子碰撞所导致暂时偶然的现象,你的反应也只是基因活动所导致的磷光现象。你无法透过音乐获得真正的喜悦,假使你不断提醒自己,那只是空气波动所导致的错觉,只是因为你的神经系统不可抗拒地受到制约,你或许可以拥有最低层次的‘快乐感’。但这感觉再怎么也无法使你从冰冷的感官感受进入真正的温馨、热情和喜乐,让你暂时摆脱绝望感。避免思考个人情绪,与置身宇宙间有多么不一致。”

 

但基督徒有盼望。例如基督徒说,我有盼望,我知道未来如何。而非信徒说:嗯,未来没有盼望。前者会说:既然我现在是基督徒。后者则说:我上了课,做了思考,我不知道是否有神,我不确定是否有未来,我想死亡就是尽头。这两种结论不会马上影响生活,但终究会的,终究会有影响,成为基督徒意味着真理。

 

第三,成为基督徒意味着荣耀。

 

这段经文对这一点的阐述更甚于其余两点,内涵丰富到我只能望着时钟讲多少算多少。关于荣耀,有三件事要提,成为基督徒,这是你所得的,是你的身份,是你处世的原则,你若拒绝基督信仰,也就抛弃了这一切。这三件事包括:我们是神的产业,我们未来确定可以完全得赎,我们可以预知未来的荣耀,分量不小,开始看吧。

 

首先,基督徒是神的产业。14节说我们是神的产业,什么意思?“产业”意即珍宝。事实上,稍后18节说:我们是神的基业,承继的基业,跟你理解的一样,意即主要的财富或你珍贵的产业。例如:你有间公寓,公寓里有些物品,值一笔钱,但你若有个传家宝或是珠宝,某个价值不菲的物件,比其他物品总值还多三四倍。如果突然发生火灾,你会带走哪个?你会带走那一项贵重物品。为什么?因为那几乎等于你的全部家当,相信与否,那一项贵重物品基本上就是产业的意思。这节经文的意思是,神拥有所有银河系,神拥有所有世界,星空、宇宙都属于神。但他看到你,他说:这是我的产业,是我的宝藏,是我的财宝。对神来说,你比其余一切都更宝贵。远在任何人探讨自尊之前,基督信仰就谈到人的宝贵,如今我们谈论自尊。

 

最近我注意到一本妇女杂志,有一期谈论自尊,以下引述内容没有连贯性,而是摘选自几篇不同的文章:“自尊心低落该怎么办?” 现代人怎么回应?答案如下,“想想你的天分,减重,设定并达成某些目标,当然是能够达成的目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与真正欣赏你的人花时间相处,鼓励自己。” 是啦,但这如何与神的应许相提并论?这是小露珠,那是大海洋,或者这么说,“我是宇宙真神的珍宝,当他望着我,他便心满意足,我知道他必以他的全能保护我,不计代价保护我,直到时间的末了,而他的行动已证明”。除非你内心拥抱这真理,否则你会不断渴望赞美和奉承,你渴望别人的认同和称许,你会一直感到紧张和苦恼,你会像古老传说中的王子,患了失忆症,在街头流浪,身贫如洗,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拥有的权柄,不知道自己多么富有。你是神宝贵的产业,若你深信这真理,将对你有何影响?我想连刚刚开始接受这真理的基督徒都不算多,但这是事实,这是第一点。

 

第二,圣经告诉我们,我们不仅是神的产业,而且必定完全得赎。13节说:“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神之民(产业)被赎。”什么救赎?我们岂非已蒙救赎?事实上,你若记得,(有些人可能有做笔记,)之前的经文提到我们已蒙耶稣的血所救赎,接着进一步定义为过犯得以赦免,接受救赎意即罪被赦免,我们已蒙救赎,已经是过去式。但完全得赎尚未临到,看看我们的现况就知道了,罗马书8章说: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神儿女自有的荣耀,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

 

这是什么意思?他的意思是在历史的最后一日,神的荣耀将临到我们,这荣耀如此完美,大有能力,彻底改变人们,这荣耀使一切焕然一新,爆发性的荣耀降临我们身上,我们身上所有的问题都会消失,世上所有的问题都会消失,包括死亡、疾病、不公义,一切都消失。这是最终的拂晓,最终的黎明,最终的春天,这是我们得救的盼望,这就是盼望。你越了解这一点,你感受不到吗?我们在做什么?我们为何在最后几分钟解释这一点?我们要使这盼望更真实,而它会改变你目前的生活方式,这是无可避免的,因为人类躲不了盼望的倾向。可知道这是什么样的盼望吗?

 

几年前曾有人说:这盼望意味着你真的不必拍照,你说:我没有那地方的照片,我从没去过那地方,一直想去。放轻松吧,这段经文告诉我们,这世界尽管伟大、美好,是神创造的,仍然极其浩瀚无垠,惊奇无限。但这世界,你的一生及历史的整体,都不过是终极真实版封面内页,不过是终极华丽的衣帽间。衣帽间值得拍多少张相片?约翰·牛顿说过,我们对日后荣耀的认识,使我们能割舍最美好的时光,忍受最艰困的时刻,你不再起伏不定,完全得赎的未来在你心中,在你生命中愈真实,就愈能改变你。

 

最后一点,应该说是今天的最后一点,我们不仅是神宝贵的产业,有完全得赎的未来,而且现在就能预知未来的荣耀,这节经文说,“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你是神的产业,神已盖上印记,就像你在学校时,在书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做个标记,盖个印章。为什么?让大家知道那是你的。你如何确知你属于神?答案就是(这答案很棒),圣经说:你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这凭据就像头期款,是定金,是初熟的果子,希腊文原文是arrhabon,这不仅是未来完全得赎的凭证,也是指救赎的一部分已在你里面。

 

我今天只能触及皮毛,但我要说,别低估成为基督徒的意义。首先,这意味着改变。我知道并非每个人都发生戏剧化的改变,但至少会有革命性的改变。鲁益师说,到了一个地步,几乎每个信耶稣的人都会发现,我需要改变,我需要帮助,我想努力达成目标,但我缺乏能力,我内心需要平安,我需要赦免。鲁益师在《返璞归真》中有传神的比喻,他说我们多么像农舍的主人,我们找来承包商,清理排水沟,整理环境,结果接下来墙壁也拆了,窗户也换了,还多加一扇门,最后农舍变成城堡,完全改观。

 

成为基督徒意味着你必须盼望你料想不到的事,懂吗?你将会有前所未有的新思考,前所未有的新感受,会有新的身份,彻底更新的身份,一切都将改变,千万别低估这变化,尽管过程可能会很缓慢,但这变化意义深远。同时我们既得了圣灵这凭据,便有能力。彼得原本懦弱,保罗则太严格,两人的本性都有欠缺,但神使他们因着圣灵,改变世界,神能借着你成就何等大事,谁能预料?没有任何恶习、罪恶、惧怕,是圣灵不能挪去的,神必须挪去这一切,可知道这有多宝贵?

 

我以两个观点做结束。

 

第一点,这值得你付上所有代价去得着。如果有一位神能使你完全自由,如果有一位神是所有美善和喜乐的源头。你若认识他,他的能力要住进你里面。鲁益师说:“只要我们容许他,他能把最软弱、最污秽的人变成灿烂、闪亮、不朽的受造,因能力、喜乐、智慧、慈爱而跃动,超乎我们此刻的想象,就像无暇的明镜,镜面虽小,却映照着神无限的权能、喜乐、美善。”那就是我们所企盼的并且不打折扣,为了这个,付出任何代价都值得,即使只有透过耶稣而获得开端,也完全值得。你应当认真考虑,向这机会敞开,唯一发生的方式,若你将任何人、事物绝对化,就不可能得着真正绝对的这位。你怎能说“我不确定是否想认识这信仰,可能会阻碍事业或妨碍性自由?”任何代价都值得,其余一切的总和都不比这盼望更宝贵。

 

最后一点,这一点不在这段经文中,我无法详述。我想把重点放在这段经文:如何确定这盼望属于我们?容我解释,如何确定你是神宝贵的产业?因为在十字架上,圣父和圣子暂失去彼此,为了你。如何得知你必得着这将来的荣耀?腓立比书2章说,“耶稣基督本有神的形象,与神同等,反倒虚己,死在十字架上”,如何知道、如何确定你的盼望是笃定的?“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 如何坚定这一切?令人惊讶,诗篇25篇说:“凡等候神的必不羞愧”, 但耶稣等候天父,结果却是羞愧。诗篇37篇9节说,“因为作恶的必被剪除,唯有等候耶和华的必承受地土,”耶稣却从活人之地被剪除。他盼望等候神,却被剪除。

 

因此当你盼望神时,你知道神与你同在,他永不离弃你,让这些话烙印在你心中,使你以基督徒的身份活出神的伟大,你若尚未成为基督徒,我邀请你认真考虑你所错失的,听听神的话语。

 

让我们一起祷告:

 

我们的天父,感谢你赐下荣耀的盼望,使我们认识成为基督徒的意义,感谢你赐下这全景,如同我们目睹山峦海洋之美,令人屏息,大自然之壮丽使人喜悦,其伟大也令人感到渺小,当我们仰望十字架,看见未来的荣耀,那是你为我们赢得的,因你清偿了罪债。主,愿同样的美妙临到我们,使我们被你的奥秘和伟大深深感动,以至于愿意放弃我们渺小的野心,不再自我中心,只看见自己的难处,让我们向着标杆直跑,定睛耶稣,恳求主帮助我们领受圣餐,让真理向我们的心显明,使我们遵行。

 

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录音整理:贾小杰

       校对:塔丽莎蔻

       终审:南南

视频地址:http://video.sina.com.cn/playlist/5298414-1945591520-1.html#92551193

 

分享文本到:

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